最新目录

女人养生,重在养血!这些中药的功效不容忽略

来源:现代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血是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中医历来有“男重气,女重血”的讲法。血生于脾,藏于肝,主于心,内营脏腑,外养肌肤。由于女性特殊性的生理特点,所以女性身体

血是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中医历来有“男重气,女重血”的讲法。血生于脾,藏于肝,主于心,内营脏腑,外养肌肤。由于女性特殊性的生理特点,所以女性身体有耗血多的特点,一生中与血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一个人的血液只占体重8%左右,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女性如果不善于养血,就会肤色黯淡,唇色、指甲颜色淡白,时常有头晕眼花的情况发生。有的人经常心悸,睡眠质量不高,经常无缘无故失眠、多梦,也会有手足发麻的情况发生。月经颜色比正常情况偏淡并且量少。严重的人还会过早出现皱纹、脱牙、白发等早衰症。

导致血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症皆可造成血虚症。

(2)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好,长期腹泻、营养不足导致生化不足,久则出现血虚。现如今,减肥成为一种时尚,节食的女孩越来越多,每顿饭她们只吃一点儿蔬菜,很少吃肉,虽然像林黛玉一样拂风若柳、飘飘欲仙,保持了好身材,却成了病美人,这就人为地造成了血虚。

(3)思虑劳神太过。大病、久病消耗精气;强力劳作耗伤气血;劳心太过,暗耗阴血,均可导致血虚。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可以说个个貌美如仙。但若要论皮肤保养最好的一位,自然要数杨贵妃。有诗为证:“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而知情人更是一语道破天机:“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杨贵妃每天都吃阿胶,自然血色充足,周身粉嫩滑腻,红润有光泽,富有弹性。

近代科学研究发现,困扰女人的诸多问题——皱纹、暗斑、湿疹、眼袋、黑眼圈、皮肤灰黄、粗糙,产生的外在原因可能包括长时间的电脑辐射、睡眠不足、过于疲劳、化妆品使用过度、房事过度等。但究其根本,均与其内在机体的衰老和失调有关,其主要表现就是人的血红细胞衰老。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相信每个女人都渴望拥有杨贵妃一样细腻光滑的皮肤,要想青春永驻,就必须从内部调理开始,仅仅靠物理美容从脸上涂抹一些化妆品是远远不够的,尤为重要的是从机体内部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血虚问题,补充细胞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改善血红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强真皮细胞的保水功能,才能实现由内而外的美丽。

养生秘籍

第一,起居调理

保持心情愉快、性格开朗,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体内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养成现代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少酒、不偏食、不熬夜、不吃零食、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

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及充沛的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患有月经失调以及肠寄生虫病、萎缩性胃炎、溃疡、痔疮、疟疾或反复鼻出血等出血性疾病时(包括贫血),均要及早就医,尽快根治。茶余饭后可以散步,练习瑜伽、太极拳等不剧烈的运动。

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从事与电脑有关工作的职业女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眼睛过度疲劳而损伤身体的气血。

第二,中药调理

(1)当归:为中医最为常用的补血中药。凡血虚之人,尤其是妇女血虚者,最宜服用。

(2)阿胶:中医认为,阿胶有滋阴补血之功。实验证明,阿胶对促进血液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

(3)何首乌:含有多量的卵磷脂,能促进血液的新生和机体的发育,调节改善身体新陈代谢,对血虚者头晕目眩、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等,食之最宜。

(4)熟地: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伍还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

(5)川芎:既为妇科主药,又是治疗头痛良方,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减轻乳房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经前症状。

(6)白芍:《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另外,枸杞子、龙眼、熟地黄、白芍、黄芪、党参、人参、紫河车等均有益气生血的功效。

第三,食物调理

首先,日常应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就要马上补充铁剂。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生素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种新鲜的蔬菜。

文章来源:《现代中医药》 网址: http://www.xdzyyzz.cn/zonghexinwen/2021/0306/465.html



上一篇:同济医院证实针灸治疗偏头痛研究被评为2020年度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王宜:尽快开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专

现代中医药投稿 | 现代中医药编辑部| 现代中医药版面费 | 现代中医药论文发表 | 现代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现代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