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构建中医药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研究(3)

来源:现代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 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使用和网络资源共享 创新创业课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引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

五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 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使用和网络资源共享

创新创业课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引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如微课、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建设优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在线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7]。开设创新创业类省内跨校选修课程,依托超星、智慧树等平台进行跨校修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改造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植入中医药文化育人理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

(二)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构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加快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8]。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专创融合,发挥专业的优势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关与科技性,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内涵,拓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外延。

(三) 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鼓励引导广大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科学合理、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聘请投资人作为课程的校外辅导教师,以投资人的视角解读成长中的创业案例,并以企业导师的创业经历作为学生创业成长的启迪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跨界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处事态度与对待生活与事业的自信心。

[1] 范继业,张静.培育双创人才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20-21.

[2] 罗倩妮.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综述[J]. 教育现代化,2018,5(35):298-300.

[3] 杨国栋,姚佳亮,李婷婷,等.大学生“创业就业所需潜质”部分共性探究— —基于六家企事业单位的调研报告[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4):135-136.

[4] 孙洪军,赵丽红,贾艳东.深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6(9):17-18

[5] 肖蓉,杨小燕. 融创新创业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2019(9):146-148

[6] 宋长伟,等.医学类院校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35):214-215.

[7] 程耀忠.地方师范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的构建、实施与成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0):190-191.

[8] 崔海蓉,等.江苏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8,5(36):18-19,31.

一 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高等院校要实行全程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立足中医药事业发展,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用创新引领发展,用创新驱动发展,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将专业特色、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资源,在传承中创新、在双创中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二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带动创业,将专创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每个阶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对于创新创业课程注重实践性,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专业奠基、文化搭台,全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训协同发展,构建“一定位、二培养、三平台、四科类、五到位、六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将中医药文化培养深度融入到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在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培养中突出中医药的文化特色,以文化为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一)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社会需求为主,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在专业的设置中按照地方的经济需求与国家的战略发展为导向,优化专业的动态调整与管理,制定科学的学科培养体系与调控方法,建立以专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医院校的内涵建设,促进学校的发展,把好入口与出口,用就业质量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与社会的紧密对接。(二) 探索建立交叉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一的课程学习,而是多学科课程的融合,加强通识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比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跨专业、跨学校、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综合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融入中医药课程的专业知识,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建立交叉培养的模式,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三) 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培养计划、青马工程计划和国际化联合教育项目计划,加强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结合中医药的专业优势,以企业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积极吸引社会与国际教育资源,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式。实现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机制,真正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三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依托中医药专业优势,建立多部门协同、各学院联动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学校主要负责领导牵头统一领导,吸纳高水平师资全员参与,整合教学资源汇集优秀的创新创业师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2]。在课程教学中增设专业课程的内容,将专业课程融入到创新创业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来,在指导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将专业涵盖其中,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一)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创新创业教师的工作,它需要全员动员全员育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专业教师在这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可以将讲授知识的专业前沿信息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发现创新之美,创业之优,真正实现专创融合。(二)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全过程之中作为中医药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医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灵活使用,创新能力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实践教学与临床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创知识的能力,真正培养一批社会需要的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四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注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将实践实训活动融入到学习之中,建设创新创业活动室、创新创业实训室、创新创业孵化室等开放式实验室,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平台与保障。结合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以往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方法,建立符合中医院校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实现以中医药文化为引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生的满意度加强。(一)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投入,建设由大学生临床技能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主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保障。以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为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构建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优化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拓展校外实习空间。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学时比例,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服务。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定位,合理规划,加强创新创业中心、创业路演室、多媒体教室、创业孵化室等教学实践场所的使用。按照分步推进、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的原则,投入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建设集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创新创业模拟实践、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为一体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合作,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3]。(二)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加强交流与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校企联盟,紧扣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高层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之中,深度将企业元素和职业标准融入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创新创业金课,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引入“翻转课堂”、“PBL教学法”,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应用型培养特色,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将实践课安排到企业中去,让学生围绕专业、职业与企业开展探索与讨论,推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在企业中选拔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作为外聘教师,从企业的视角进行实训课程的讲授,利用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可操作性,打造融公益性、专业性、实践性为主题的创新创业中心[4]。(三) 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形式依托创新创业比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选拔优秀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的活动中来,实施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生团队。鼓励和引导更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业实践的能力。完善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管理的质量监控机制,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培育质量。在巩固活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纳入项目成果考评之中。开展校院两级创新创业竞赛,给学生更多的计划与平台展示自我,选拔优秀团队与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规范完善项目选拔、经费管理、指导教师和获奖学生奖励等方面的措施和办法,调动教师参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竞赛活动的质量,提升竞赛活动的水平[5]。(四)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项目孵化方面的作用,针对性布局和构建大学生学习、实践、研发、创业平台,出台鼓励支持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到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培育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通过组织实地参观、优化实践环境、开展创新创业分享,使学生们能够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中激发创新思维,接受训练、开阔眼界。优化指导教师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发现好的项目,扶持优质项目,挖掘潜力项目。成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创业联盟,定期举办创业沙龙、企业家论坛、等交流活动,营造创客文化,搭建交流平台[6]。依托社团与协会等学生组织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宣传与创新创业教育普及,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开展符合自身优势的创新创业精品项目。五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一) 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使用和网络资源共享创新创业课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引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如微课、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建设优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在线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7]。开设创新创业类省内跨校选修课程,依托超星、智慧树等平台进行跨校修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改造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植入中医药文化育人理念,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二)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构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加快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8]。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专创融合,发挥专业的优势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关与科技性,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内涵,拓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外延。(三) 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引导广大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科学合理、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聘请投资人作为课程的校外辅导教师,以投资人的视角解读成长中的创业案例,并以企业导师的创业经历作为学生创业成长的启迪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跨界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处事态度与对待生活与事业的自信心。参考文献[1] 范继业,张静.培育双创人才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20-21.[2] 罗倩妮.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综述[J]. 教育现代化,2018,5(35):298-300.[3] 杨国栋,姚佳亮,李婷婷,等.大学生“创业就业所需潜质”部分共性探究— —基于六家企事业单位的调研报告[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4):135-136.[4] 孙洪军,赵丽红,贾艳东.深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6(9):17-18[5] 肖蓉,杨小燕. 融创新创业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2019(9):146-148[6] 宋长伟,等.医学类院校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35):214-215.[7] 程耀忠.地方师范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的构建、实施与成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0):190-191.[8] 崔海蓉,等.江苏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8,5(36):18-19,31.

文章来源:《现代中医药》 网址: http://www.xdzyyzz.cn/qikandaodu/2021/0210/364.html



上一篇:现代陶艺古朴釉面的烧制研究
下一篇:一行青史一句诗,一寸江山一味药

现代中医药投稿 | 现代中医药编辑部| 现代中医药版面费 | 现代中医药论文发表 | 现代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现代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